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經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給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風、空調、燃氣、熱力、電力、通訊等機電工程設施,當遭遇到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發生時,可以達到減輕地震破壞,減少和盡可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從而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目的。

本文中所提到的抗震支吊架作為機電抗震實施的關鍵和核心,設計與安裝顯得尤為重要也很有必要,與傳統的承重支架以重力為主要荷載不同,抗震支吊架與建筑結構體牢固連接,以地震水平力為主要荷載,是限制附屬機電工程設施產生位移,控制設施振動,并將荷載傳遞*承載結構上的各類組件或裝置。

抗震支吊架設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4年發布公告:批準《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實施。在此之前我國所有的建筑物基本沒有考慮機電抗震,而從標準頒布開始,建筑機電系統的運行安全從此得到了規范支持。根據《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981-2014規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6度以上地區的建筑機電工程設施必須進行抗震設計。但受限于專業限制,目前大部分設計院在做建筑機電設計時,基本只是在圖紙設計總說明中指出建筑機電工程需進行抗震設計,但并非對機電工程的抗震作出詳細深化,建筑機電工程抗震的設計工作基本是由抗震支吊架廠家來完成。

廠家設計人員在機電專業提供的綜合管線平面圖的基礎上進行抗震支吊架設計,基本設計步驟:
1.確定抗震支吊架的位置及類型;
2.計算出每付抗震支吊架的地震水平作用力荷載;
3.確定每付抗震支吊架節點強度是否符合規范;
4.繪制抗震支吊架節點詳圖。
目前,機電工程抗震支吊架的深化設計方案暫無明確規定需有設計院的確認,但《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981-2014對抗震支吊架初設間距、抗震節點布置等細節有相應的規定,所以,為減少、避免抗震支吊架和承重支吊架設置位置的沖突,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返工,建議在抗震支吊架深化設計完成后,組織設計院、深化設計單位、安裝單位共同對深化設計方案進行確認。

目前,抗震支吊架行業尚未有專業化、具體化的規范出臺,項目施工管理是參照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2015年12月7日發布的《抗震支吊架安裝及驗收規程》CEES 420:2015對建筑機電工程抗震支吊架的施工進行監督、驗收。同時,對于抗震支吊架產品的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機電設備抗震支吊架通用技術條件》CJ/T476-2015的規定。但這兩份規范性文件普遍比較簡單,對很多細節處未做詳細規定,導致現在各工程項目存在粗放式施工與管理,驗收時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支持和規范制約。所以在這方面,還需要有關政府部門和我們廣大的企業多多合作,盡快制定出合理規范化的標準,使之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和進行。
抗震支吊架安裝:
1.安裝前準備:安裝人員需進行崗前培訓,方能上崗。
通過市場了解,目前國內大部分安裝企業尚未有抗震支吊架安裝的經驗,在正式安裝施工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各種問題,會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故項目要求,抗震支吊架的生產廠家必須在現場負責安裝技術指導,安裝單位在抗震支吊架安裝前必須進行安裝方案的編制和人員崗前培訓。

2.抗震支吊架材料:主要有錨固件、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管道連接構件、抗震斜撐、型鋼和緊固件;需注意:① 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構件應采用成品構件;② 因抗震支吊架在地下室設置較為集中,地下室屬于室內潮濕環境,所以抗震支吊架的材料均需采用熱鍍鋅、熱浸鍍鋅、粉末滲鋅處理或直接采用不銹鋼,而從價格、質量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目前市場上以熱鍍鋅處理為主。
3.抗震支吊架的安裝:抗震支吊架的安裝工作,應在承重支吊架安裝完畢后進行(抗震支吊架不考慮承重,主要承擔水平地震力的影響)。生根在混凝土結構應先鉆孔,并將完成孔洞清理干凈,再進行錨栓安裝,錨栓應采用后擴底錨栓;生根在鋼柱、鋼梁上,應采用專門的梁夾連接。